實體 IP:在網路的世界裡,為了要辨識每一部電腦的位置,因此有了電腦 IP 位址的定義。一個 IP 就好似一個門牌!例如,你要去微軟的網站的話,就要去『 207.46.197.101 』這個 IP 位置!這些可以直接在網際網路上溝通的 IP 就被稱為『實體 IP 』了。
虛擬 IP:不過,眾所皆知的,IP 位址僅為 xxx.xxx.xxx.xxx 的資料型態,其中, xxx 為 1-255 間的整數,由於近來電腦的成長速度太快,實體的 IP 已經有點不足了,好在早在規劃 IP 時就已經預留了三個網段的 IP 做為內部網域的虛擬 IP 之用。這三個預留的 IP 分別為:
A級:10.0.0.0 - 10.255.255.255
- Apr 24 Sun 2005 20:22
動態 IP 、固定 IP 、實體 IP 與虛擬 IP講解
- Apr 24 Sun 2005 20:20
數位像機的保養方式
使用後的保養
數位相機的 TFT LCD 是最容易髒污的地方。用眼鏡布或是「魔布」擦拭時,請由內向外,並輕手輕腳,太大力重壓可是不行的!
- Apr 24 Sun 2005 20:15
買對您的數位相機
本文摘錄自旗標 F695A「100% 捉住您的數位相機 2003」一書
店家櫥窗中展示的數位相機琳瑯滿目, 對於想購買相機的朋友實在不知從何選擇?
在採購過程也充滿疑問, 不知如何是好?本期書摘將教您認識不同等級的數位相機。
- Apr 24 Sun 2005 20:13
何謂離子引擎
自從1972年NASA結束了阿波羅登月計畫之後,三十年來世界各國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太空計畫,卻少有太空任務再注意我們唯一的天然衛星,既使科學家對她的來歷 ,以及她對地球生命出現與演化方面的影響等等,仍不清楚。如今,ESA(歐洲太空總署)的第一艘月球探測船SMART-1,即將於2003年9月28日發射,希望能針對這些謎團,提供更有力的線索。
SMART-1是ESA在工業技術方面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系列小型太空任務(Small Missions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)中的第一艘太空船。它的主要任務,是測試『太陽能發電推進技術』(solar-electric propulsion technology),也就是將太陽能轉換成電力,再將氣體電離分解,利用離子來推動火箭前進這項技術的實用性。其次,是利用船上的X射線與紅外光探測儀器,描繪月球表面的3-D影像。另外它也計畫要探測月球背面的南極區域,並確認水冰的存在與否等多項任務。
離子火箭是種介於科幻小說與科技現實兩種極端現象中的科技技術,由離子引擎所推動,而離子引擎的概念,至少可回溯至1959年。1964年,就已有兩個離子引擎被美國的SERT 1人造衛星所測試,結果一個成功,一個失敗。離子火箭的概念,其實只是簡單的物理現象:慣性作用。當我們將氣體電離,會得到帶正電的氣體離子及帶負電的電子。當氣體離子通過電場或是成團被侷限在引擎後方,進而從引擎後方離開時,慣性作用就會將火箭往前推進。由於太空接近真空,離子引擎噴出這些推進氣體的速度將遠大於依靠化學作用的火箭,其效能甚至可達十倍以上,也使許多人認為離子火箭的應用將有助於提升星際旅行的可行性。然而離子火箭的推力相當薄弱,太空人根本無法利用這樣的火箭將太空船推離行星表面,而且需要一段很長的距離來加速,才能達到一定的速度。因此唯有在太空中,而且不需要瞬間加速的情況下,離子火箭才能發揮它的作用。例如在太空中要精準的將太空船結合或對準某個目標,就很適合運用離子火箭。
- Apr 24 Sun 2005 00:17
為什麼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不在赤道?
因為赤道地區太陽一年到頭高高掛在天空。其實,最熱的地方並不在赤道。查看一下世界氣象記錄,在亞洲、非洲、澳洲和南北美洲遠離赤道的大沙漠,白天的氣溫比赤道可要熱多了!赤道上最高溫紀錄很少超過35℃,而非洲撒哈拉沙漠,白天最高溫可達50幾度,平常也在40℃以上。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赤道反而不是地球最熱的地方呢?
查閱世界地圖可發現,在赤道這一圈地方,原來大多被海洋占據。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等三大洋,在赤道上都能找得到,好一片汪洋大海!廣闊的赤道洋面,它有一種和陸地不同的怪脾氣!海洋比陸地較透明,藉由對流及洋流,能把太陽給它的熱量傳向深處。而且海水蒸發要耗去大量熱量;再加上海水熱容量大(比熱大),水溫升高比陸地慢(每立方厘米的水受到1卡熱量只能使水溫升高1℃。但每立方厘米的土壤得到1卡熱量,溫度平均能升高2~2.5℃),因此白天赤道洋面上的溫度並不會急速上升。在大沙漠裏,情況就完全不同。那裏的植物稀少,水也很難見到,光禿禿的一片沙地,它的熱容量小(比熱小),升溫快,沙地本身傳熱的本領又小,熱量很難向下傳送,當沙子表面曬得很熱時,下層的沙子還是冷冰冰的;再加上沙地又缺乏水的蒸發耗熱,所以當太陽一升起,沙漠裏的溫度就直往上升,一到中午,地面就被烘得像置於火爐之中。
此外,由於赤道上的雲層和降雨,都比沙漠地方多得多,每天午後,常降下對流雨,如此一來,下午的溫度反而比降雨前涼快許多。而沙漠卻大多是大晴天,很難見得到下雨天,炎熱的陽光,從早晨一直照到傍晚,因此沙漠地方下午的溫度就會很快升得很高,所以白天最熱的地方不在赤道,而是在大沙漠裏。
- Apr 24 Sun 2005 00:10
如果超越光速..
有人以實驗證明了 愛因斯坦是個騙子?(純搞笑…)
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當物體以超光速前進時,時間就會倒流,能回到過去。但是,俺實驗過了,這個理論並不對。
昨天俺做了一個實驗:
- Apr 18 Mon 2005 19:45
高砂義勇軍
.祝凱旋.
1942年至1943年,日本軍政府動員台灣原住民青年,組織「高砂義勇隊」投入太平洋戰線。前後八回,總計有四千多開赴南洋作戰,都半魂斷異域,成為家屬心中永遠的痛。由於台灣總督府皇民化教育,在部落廣設「蕃童教育所」,大量印行《改姓名讀本》、《台灣之軍伕》、《台灣志願兵讀本》、《太平洋戰爭勃發》等激勵本島青年邁向從軍之路,提倡經由「皇民練成」思想,對日本及天皇絕對效忠,如作為「天皇赤子」、「歡欣以效死」等魔咒。總督府情報部門針對知青舉辦各種講演會、座談會,並控制報章雜誌出版品、大力鼓吹從軍的皇民化文學如周金波的《志願兵》、王昶雄的《奔流》總督府皇民奉公會在西川滿主導下,第一批台灣陸軍特別志願兵於昭和17年(1942)徵召一千名,在台北六張犁受訓,據宜蘭羅東志願兵簡傳枝(竹內傳枝)說:報名總數約42萬人、才錄取千人,正取五百、備取五百人,很難考,不久,便送往南洋戰場。對一般民眾的宣傳上,則偏重電影、戲劇、幻燈劇的放映和演出,如戰時體制下拍攝電影「沙鴛之鐘」故事發生於昭和13年(1938)台灣日日新報第七版刊:宜蘭大南澳溪,蕃婦不幸落水溺斃....後由作家吳漫沙以小說體撰述「沙鴦之鐘」昭和16年台灣總督長谷川清頒贈一座鐘,正面刻有愛國之女沙鴦,並於武塔部落南澳溪畔豎紀念碑碣。竄改史實後被改編為愛國電影,由影歌雙棲女主角李香蘭演唱,名作曲家古賀政男編曲,電影未開拍前,「沙鴦之鐘」即傳唱大巷小巷,歌聲哀傷感人,催人熱淚。畫家鹽月桃浦更以《沙鴦之鐘》參加1942年7月東京「聖戰美術展」。1943年民間的松竹及滿洲映畫合作,假霧社附近的櫻之社(今春陽村)展開拍錄之工作(圖1);此地13年前發生驚駭世人的「霧社事件」,到底是一樁歷史的巧合?抑是「親日派」泰雅人春陽部落配合大東亞戰爭所拍攝的戰時電影,較符合總督府期待?
筆者已故老友何居明,台語片第一位老導演,曾擔任台中州映像放送會雇員,負責「沙鴦之鐘」影片宣傳,背著沉重放映機攀爬山路,巡迴部落放映宣導,果然在部落引起很大的迴響,紛紛到派出所登記從軍,由於人數太多,部分山青情急之下以鮮血烙印,藉以「輸誠」為天皇效死決心,爭取從軍機會。曾任兩屆仁愛鄉長的高聰義,布農族。自承:在遠赴南洋前夕,經由部隊刻意安排,他在台北中山堂觀賞《沙鴦之鐘》當時的確被電影中濃厚的爭戰氣氛,感動得淚流滿面,後來到戰場,始知原住民弟兄充炮灰,死傷不計其數。這位已故的老鄉長係台北帝大農業部畢業,原任魚池紅茶試驗所技師,於昭和18年7月參加第七回高砂義勇隊,編屬佐世保海軍特別陸戰隊,於同年12月前往新幾內亞。據老鄉長表示:日本徵調部落參加高砂義勇隊,名義上說是志願,其實是按部落分配名額,由各警勤區官警負責動員。前後共八回,第一回派馬尼拉,第二回至第七回大部分到新幾內亞,少數被派到拉哇魯,第八回則留在島內。
昭和18年(1943)總督長古川清於屏東大武,巡視第一回返鄉之高砂軍,特予表揚犒賞,征員引為無上光榮。部分解甲返家之義勇隊員,背著赫赫武勳接受部落歡呼,並在其家門懸掛,寬約一尺半,長約十二尺的幡旗,插在茅屋前,好讓人知道何時要出征,何時返鄉;出征時幡旗寫著「大東亞戰爭參加紀念」親友看到旗幟飛揚,就會圍觀祝福,並設宴餞別。火車一進站,就開始唱軍歌,搖旗吶喊,直到火車遠離,大家亢奮漸消,開始想起古詩「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」的悲情,喔!大家心裡有數,一趟遙遠的征途,活命的機會是頗渺茫的。
- Apr 18 Mon 2005 19:41
為什麼大陸抗議說日本竄改歷史?日本做了什麼事情?
最大的原因在這裡:
日本在最近送審中的新歷史教科書中,說出中日兩國歷次戰爭的原因,都是中國惹出來的。
第一項--甲午戰爭爆發原因:日本新教科書說“清朝不想失掉最後的朝貢國北韓,開始將日本作為敵人。日本進行了日清和日俄兩場戰爭,就是起源於此
- Apr 17 Sun 2005 14:01
7-11推行i-Cash的策略考量為何?
大家都提到了 I-Cash 儲值卡替 7-11 所帶來的高額資金可供應用這一點,小弟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。
7-11的策略考量最後目的應該是想要掌握一個"標準",一個電子錢包功能的IC晶片卡的標準,目前台灣有類似功能的卡片有"萬事達晶片卡" "悠遊卡" 等等. 其實就如同萊爾富直接提供萬事達晶片卡供消費,其實是個比較簡單的做法,但是7-11推出一張自己的卡片,背後所要投入的技術設備成本很高,需要生產卡片、建構系統、打響品牌,其實不容易。
但是挾著7-11全省上千家門市,統一集團關係企業的實力,他們這樣做,等於直接打下萬事達卡多年來默默推廣的電子錢包市場(這麼多年,我也只注意到他們在萊爾富跟台灣大哥大計程車上可以用),如果今天 I-Cash 使用的人超過幾十萬,以市場往大邊靠的態勢來說,將來可以用I-Cash的店家越來越多,統一集團就等於又開拓了一們新生意,電子錢包的生意。
- Apr 17 Sun 2005 13:56
晶片植入喚醒植物人是怎樣的原理?
晶片植入刺激腦部 喚醒植物人醫界有新療法
美國植物人泰莉是否要安樂死引起世人爭論,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發表喚醒植物人的新療法,指出以手術將晶片植入顱、頸交界的中樞神經上,經由晶片傳出的電流刺激中樞,喚醒意識,一年來接受這項治療的十二名病人中,有六人意識獲得顯著改善,甚至已可以說話。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腦脊椎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表示,院方從去年開始從事喚醒植物人的治療,治療方式是將晶片植入顱、頸交界的中樞神經處,藉晶片所發出的訊號刺激腦部,使得損傷部位能逐漸恢復功能達到意識清醒的目標,一年來已進行十二例手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