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王莽篡漢,建立新朝,是中國歷史上一件不尋常的事情。王莽之所以能篡奪漢室江山,足以證明他擁有過人之處。不過,王莽並未能有效地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,新朝只建立了短短十多年便告了吹。 王莽篡漢這種行為經常被認為是激起各方不滿的原因,但是細加研究,便會發現這與事實不符。他能夠篡漢是因為他得到西漢官僚體系的支持,正如周桂鈿所說:「當他(王莽)在攝政,即真的過程中,只有極個別的劉氏宗親出來反對,而絕大多數人,包括漢室各級官員如大多數劉氏宗親還是支持、擁護的。」 因此,王莽的失敗與其篡奪行為並無多大的關係。 那麼,他又何以會失敗呢?這是與他面臨的政治環境與其新政的措施有關。 王莽雖然能順利登上王位,但他所面對的是一個極惡劣的政治環境。貪污以及官僚分化是等待王莽解決的問題,但王莽卻未能有效地除去這些問題,反之令到其統治出現危險,導致其失敗。 王莽朝內的官員包括了朝廷中的儒士、文吏、外戚、劉漢舊族等多個集團,他們出現了分化的局面。葛承雍在《王莽新傳》裏說:「這裏面有真誠儒士的擔心、猶豫,也有士大夫的嫉妒、恐懼、猜忌,還有奸猾小人的反感、阻攔和專湊熱鬧的挑撥離間,尤其是爬到參政決策高位後的 "儒士" 們開始傾覆同伴,將心思用到了內部互耗的爭鬥上,名利地位的惰性磨掉了革新變法的銳氣。」 這點明了在王莽朝廷內並不是一片和諧的氣氛,加上王莽在接受了孫建的建議,將為官的劉氏宗親罷免,這把很大部份擁護新朝的劉漢後代,推向了其對立面。因此,王莽欲求改革時弊,首先面對的便是這些集團的阻力,不但其新政失敗,而且其統治也面臨考驗。 此外,朝廷貪污腐化問題亦十分嚴重。王莽即位後,西漢的問題便放到他的頭上,貪污問題便是其中之一。在葛承雍的《王莽新傳》中曾提及有「西漢以來 "官吏猥濫,不思澄汰"」的局面,加上王莽登位後,依古設爵,因人授官,這便激化了朝中腐敗貪賄之風。從元始五年選調士人到元風元年更改地方官制的十年間,王莽濫封官爵不但沒有得到收受者的支持,反過來加速了大批官員的腐敗。隨著王莽提出「王田制」、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的執行、變化,如葛承雍所說 "撈一把" 的現象已經遮蓋了整個官僚體系,成為一種政治文化,連入仕的知識分子也恣肆貪賄,在這種環境下,王莽苦盡心力地創造的改革計劃將會被各官僚用作終飽私囊的工具。面對這個惡劣環境,王莽曾於天風三年下達了新的俸祿制度以提高官吏俸給數目,但他仍不能力挽狂瀾,貪污風氣更盛,令到王莽的政權不穩。 雖然王莽的政府存在很多問題,但他仍是堅持進行改革,藉以改善社會問題。王莽即位後,一面根據經籍,一面迎合儒家思想,積極從事改制,一切施政力求革新,以符合新朝、新氣象。不過,這套復古改革計劃卻給其皇朝帶來極大的破壞,深化了西漢末年間的社會問題。趙翼在《廿二史劄記》裏曾說:「更始、赤眉、光武因得以劉氏召天下。人但知莽之敗於人心思漢,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漢,實莽之激而成之也。」 可見,王莽所以失敗乃是其激化而成。 有些前人例如桓譚、王光、班固以及趙翼等認為王莽之敗敗於其復古改革計劃,這是可信的,而這套理想化的計劃又與他個人的意識型態有著很大的關係。自西漢武帝採「罷絕百家,獨專儒術」以來,儒家思想的地位日益重要。王莽以儒家知識份子登上皇位,使儒家思想攀上歷史頂峰,再加上在篡漢的過程中,他得到儒家群體的支持,這造成王莽對儒家思想有著一份很強烈的感情。此外,他原來是經師,兼習今、古文,授《禮經》於陳參 ,從陳欽受《左傳》 ,從徐宣受《易》 ,可見他對儒家經典是頗為熟悉的,導致王莽立心進行復古改革,但亦令他天真地以儒家舊制應用於今世,產生很大的衝擊。 不過,復古改革就是等於失敗嗎?其實內裏並不簡單。實在是復古改革的過程中,對一些既得利益者帶來損害,王莽的朝廷遭到他們的杯葛,因此,王莽在一個孤立的政治環境下,失敗乃是必然的。從始建國元年四月至二年十二月,僅僅是一年多的時間,王莽頒行了王田制、私屬制、五均六管和兩次幣制的改革,而這些改革又推行過急,結果令到各方人仕感到不滿,使官民心理承受不了,特別是世家地主、士族大姓、高資大賈和顯赫的外戚貴族,有著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,尾大之勢影響著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力量的消長,而且,據統計,西漢末年縣邑有一千三百一十四個,郡國則有三百七十一個,許多封域 "制同京師,皆如朝廷",雖然地位低於漢郡,但它實力雄厚,形成宗法性、等級性、地域性相結合的少數家族龔斷的政權,處於與中央獨立的狀態。 因此,在這個環境下,王莽可說是陷於孤立的狀態,雖有大志,也難發展。 王莽的新政,還是存在著很多缺點的。在經濟政策方面,王莽亦犯了很多的錯誤,他的「王田制」就是其中之一。王莽在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的情況下,採取了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,稱為王田制。自秦商鞅廢除井田制,開阡陌,土地兼併開始,社會上的貧富不均的現象日益嚴重。至漢武帝時,董仲舒曾上書建議限田;到哀帝時,大臣師丹、孔光、何武等也曾建議以三十頃為私有田地的最大限度,但因遭受貴戚及倖臣們的反對。他們的主張,本來是因井田制不易實行退而求其次的辦法,但王莽卻一意要恢復井田制度,藉以上古時代理想制度來改變當下的問題。 王莽的土地政策與其崇古的精神亦有莫大的關係。從其於建始國元年下詔改田制足以見之。現引述如下: 「古者,沒盧井八家, 一夫一婦田百畝,什一而稅,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。此唐虞之道,三代所遵行也。秦為無道,厚賦稅以自供,罷民力以極其欲,壞聖制,廢井田,是以兼拼起,貪鄙生,強者規田以千數,弱者曾無立錐之居。又置奴婢之市,與牛馬同欄,制於民臣,顓斷其命。姦虐之人因緣為利,至略賣人妻子,逆天心,誖人倫,繆於『天地之性人為貴』之義。書曰予則奴戮汝唯不用命者,然後被此辜矣。漢氏減輕田租,三十而稅一,常有更賦,罷癃咸出,而豪民侵陵,分田劫假。厥名三十稅一,實什稅五也。父子婦終年耕耘,所得不足以自存。故富者犬馬餘菽粟,驕而為邪;貧者不厭糟糠,窮而為姦。俱陷於辜,刑用不錯。子前在大麓,始令天下公田口井,時則有嘉禾之祥,遭反虜逆賊且止。今更名天下田曰『王田』,奴婢為『私屬』,皆不得買賣。」 王莽把「唐虞之道,三代所遵行」的井田制當作解救時弊的唯一良方。至於「更名天下田曰王田」,「不得買賣」,則源於周天子的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的原則,而其分配土地的方法,「分餘田,授新田」也符合孟子關於土地問題的思想,可見王莽改革田制之動機,是以復古作大前提,但沒有深入地分析其可行性。 王田制乃為「其男口不盈八,而田過一井者,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。故無田,今當受田者,如制度。敢有非井田聖制,無法惑眾者,投諸四裔,以禦魑魅,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。」 有了對王田制的背景與其內容的了解後,便會發現在這套改革的背後有著很大的阻力與反對的聲音。王莽要面對的敵人便是各方的大地主。如張壽仁所說:「一個豪強可能同時兼具三種身份。權貴階級可利用權勢經商營利,而成為富賈;既成富賈,則購置田地,而成為地主」 因而可知,王莽的土地政策必定面臨官僚、地主的大力反對,以致行政上及財政上都造成不便,對其統治構成不良的影響。而且,他規定田地不可買賣,令到農民遇到災禍時無法轉買田地周轉,令社會產生很多不便。新朝中郎區博對王莽的勸諫可總括王莽土地政策的失敗,他說:「井田雖聖王法,其廢久矣。周道既衰,而民不從。秦知順民之心,可以獲大利也,故滅盧井而置阡陌,遂王諸夏,訖今海內未壓其敝。今欲違民心,追復千載絕跡,雖堯舜復起,而無百年之漸,弗能行也。天下初定,萬民新附,誠未可施行。」這一語道破了王莽這套不切實際的土地改革計劃的問題。這種理想化的公式生硬地套入當日的社會環境,必定導致社會問題更形嚴重,人民未見其利反受其害,最後,王莽被迫在始建國四年放棄王田制的法令。此外,奴婢私屬制亦令地方豪強感到不滿。買賣奴婢在西漢時已經很普遍。西漢的奴婢是一宗重要的商品,具有交換價值,而且,他們的生產能力又十分高,這些令豪強地主能夠累積財富。不過,王莽面對奴婢的牛馬其生,與主人的專斷其命,深值同情與不平,乃令奴婢為「私屬」,不得買賣,亦不得專殺,又寓禁於徵,下令有奴婢的人,一律一口出錢三千六百,相當於普通人的三十倍。可想而知,這項政策必定令豪強地主或是擁有大量奴婢的富賈感到不滿,嚴重打擊其經濟活動,因此,他們對王莽群起而攻之,一些豪強地主甚至將 "民田奴婢不得買賣"的法令,列為王莽的重罪,大聲討伐。 豪強地主的奴隸主階級屬性,決定王莽反對奴隸制的鬥爭,缺乏牢固的支持。 接著,其五均六管賒貸政策也帶來問題。所謂五均,為「天子取諸侯之土立五均,則市無二賈,四民常均,強者不得困窮,富者不得要貧,則公家有餘,恩及小民矣" 即是指市場上各地來的貨物由管理市場的官員來規定價格,早晚價格劃一。而六管在王莽詔書中則是 "夫鹽,食肴之將;酒,百葯之長,嘉會之好;鐵,田農之本;名山大澤,饒衍之藏,五均賒貸,百姓所取平,卬以給澹;鐵布銅冶,通行有無,備民用也。" 即是包括了鹽、酒、鐵、名山大澤、五均賒貸以及鐵布銅冶六種均由政府專門管理,而賒貸則是規定百姓因祭祀和喪事而缺錢,可以向官府借錢。祭祀惜款限期不超過十天,辦喪事不超過三個月,都得歸還。百姓如果欲經營產業而無本錢的也可借貸款,但年息十分之一。總觀這些措施,都是對百姓有利的,不過,事實上卻相反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。王莽任命地方上的投機商人為五均司市,因此出現了 "乘傳求利,交錯天下,因與郡縣通奸,多張空薄,府藏不實,百姓愈病"。新朝的官僚體系出現問題,貪污成風,造成官商勾結,百姓受苦。另一方面,由於推行六管制度,須要徵收山湖沼稅,但這只會損害和剝奪了民眾的利益,如大司馬司允費興為荊州牧時曾向王莽說道:「荊、揚之率依阻山澤,以漁采為業。間者,國張六筦,稅山澤,妨奪民之利,連年久旱,百姓飢窮,故為盜賊。」此亦反映出這些經濟措施對於當時的百姓幫助不大,有時反過來會損害其利益。雖王莽的新政用意是好的,但其執行上卻是依靠朝中的官僚,成敗得失皆取決於他們合作與否,並不是王莽一人能成其事。 幣制改革亦面臨很多問題。王莽藉改革幣制以表現其新王朝建立後的各種新措拖、新政策,這與王莽更改官名、地名的性質沒有多大分別。王莽的目的是想把全國的政治、經濟的所有內容,都盡可能地賦予新王朝的意義,使王莽能心滿意足地當上皇位。 按周桂鈿的《王莽評傳─復古改革家》一書中的記述,王莽從攝政到篡權的十八年間,他進行了多次的貨幣改革。在他攝政時期,除了五銖錢外,新增了大錢五十和契刀、錯刀。接著在他篡權而立時,由於以「劉」字上面有卯,下面有金,旁又有刀,故罷錯刀、契刀與五銖錢 ,改用「寶貨」二十八品,包括金、銀、龜、貝、錢、布之品。其後,他又取消二十八品的復雜貨幣。最後,他取消大錢,改為貨布、貨泉,又恢復「寶貨」。而且,在改革幣制的技術上亦犯上錯誤。如以小錢直一與大錢五十為例,小錢重一錢值一,大錢重十二錢值五十,錢重與面額相差懸殊,盜鑄者熔十二枚小錢,即可鑄一大錢,故防不勝防;又例如貨布與貨泉的重量、面額不成比例,盜鑄者紛紛將五枚貨泉鎔鑄成一枚貨布。 這些事情均反映出王莽並不是理財家,其幣制改革錯漏百出,而且其政策又朝令夕改,令人無所適從,這必定導致其失敗。 王莽的幣制改革,不但未能給其皇朝帶來新氣象,反而令社會濔漫著不安的情緒。王莽規定私鑄錢者死,抵制新貨幣的刑獄。按《漢書‧食貨志》所說:「每壹易錢,民用破業,而大陷刑。」每一次的貨幣改革使很多中產以上的富農大賈因此而破產,而百姓一大批地入獄。按《漢書‧王莽傳》記載:「敢盜鑄錢及遍行布貨,伍人知不發舉,皆沒入為官奴婢」,又「民犯鑄錢,伍人相坐,沒入為官奴婢。其男子檻車,兒女子步,以鐵鎖琅當其頸,傳入鍾官,以十萬數。」由於破產者愈多,因此私鑄錢的人便愈多,涉及的層面便愈廣,導致大量的人被牽入獄。可見,這些舉動令到農商均失業,食貨俱廢,而且,混亂的幣制必定會造成金融上巨大的紊亂,令社會經濟受阻,使人民得不到一個平隱的生活,激化人民不安的情緒。 王莽外交政策的失敗,也與他的復古改革有很大的關係。王莽登極以後,極希望對外有所表現,能把外交帶到一個新的境地,以便滿足自己的精神的需要,即是他的虛榮心, 藉以章顯其皇權。王莽因仿效周代的封建制,分「天下」為九州萬國,並廢除所有王封,凡從前受漢封為王的四夷君長,一律降為侯,並改璽為章。如張壽仁在《篡國新政─王莽》一書中所引述: "始建國元年(九年),莽使五威將軍奉符命,齎金帛,重遺單于,外及蠻夷,皆即授新寶印綬,因收漢故印綬。東出者至玄菟、樂浪、高句麗、夫餘。南出者踰躈外,歷益州,貶句町王為侯,西出者至四域,盡改其王為侯。北出者至匈奴庭,授單于印,改漢印文「匈奴單于璽」曰「新匈奴單于章」。匈奴以漢制諸王以下乃有印,言「章」,今印去「璽」加「新」,與臣下無別,故不悅。 " 王莽這些舉動破壞了西漢時與外族間所保持的溫和的關係。他理想地以修改名字的方法將各方外族納為諸侯,變相地成為新朝的臣子,這令外族領袖不能接受,尤其是匈奴,楊雄曾云匈奴乃「真中國之堅敵」,而王莽卻將「匈奴單于」改名為「降奴服于」,這對五帝三王都無法征服的民族無疑是一種侮辱性的名稱。因此,在始建國二年匈奴作叛,王莽於是派兵數十萬予以討伐,連兵數年。人民苦於徵發,相聚為盜,盜患以新帝國的北邊最為嚴重。四年,王莽徵發高句驪兵以伐匈奴,高句驪叛,屢患東北邊。同年西南夷的句町,也因貶號而叛,王莽屢次派兵討伐,戰事一直拖延了十來年,弄得西南為之虛耗,卻始終不能獲勝。可見,王莽這種不切實際的政策帶來不良的後果,只會令其王朝更形不穩。 總觀王莽的新朝,均面臨著很多的問題。朝廷內部官僚系統出現分裂,削弱其行政效率,貪污成風,使政策倒行逆施,加重人民的負擔。然而王莽本身亦須負上一定責任,他盲目地崇古慕古,將上古時代的周制定為政治方針,忽略了客觀環境的需要。桓譚評語為:「王翁嘉慕前聖之治,而簡薄漢家法令,故多所變更,欲事事效古,美先聖制度,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,釋近趨遠,所尚非務。故以高義退致廢亂,此不知大體者也。」這裏點明了王莽這套復古改革本身存在了很多問題,而這些政策直接地侵害了朝中顯貴,在這雙重壓力下,王莽必然是失敗的。資料來源 :http://hk.geocities.com/chatchinese2002/longessay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g7002wdf 的頭像
    dog7002wdf

    dog7002wdf

    dog7002w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